当诗词与科学相遇,将会绽放怎样的光华?12月7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省科协、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主办的第五届江苏省青少年“诗词里的科学”网络挑战赛团体决赛在南京举办。
“诗词里的科学”网络挑战赛分为线上赛及线下赛两个阶段。线上赛于6月至8月暑假期间开展,累计注册超过15万人,累计练习次数逾65万次,正式答题次数逾18万次,学习区有效阅读次数达65万次,总阅读次数达127万次。9月以来,扬州、徐州、镇江等多地举办市级选拔赛。团体决赛参赛代表队由全省13个设区市科协遴选产生。共计29支代表队参与本次团体决赛。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东海县和平路小学、丹阳市蒋墅中心小学、徐州市第一中学、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等7支代表队获得本次比赛的团体一等奖。泰州市凤凰小学、无锡市东林小学、江苏省宿迁中学、如皋初级中学等9支代表队获得本次比赛的团体二等奖。句容市实验小学福地校区、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无锡市羊尖中学、丹阳市界牌中学等13支代表队获得本次比赛的团体三等奖。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桃花有深红有浅红,造成这一颜色差别的主要物质是什么?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中描绘的雨属于哪种类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的叫声有什么特点?一道道赛题,蕴含着古人的情感,也阐释着一定的科学原理。
“优秀的古诗词一定来源于生活,离不开作者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用诗词这种方式引导青少年认识客观世界,是非常有意义的。”大赛裁判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科学教研员冯毅表示,“古诗词朗朗上口,对青少年来说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大赛通过引导青少年们寻找诗词中的科学知识,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培育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希望青少年通过大赛不断探索诗词里科学的奥秘,同时希望教师们在教学中用诗歌传承优秀文化、激发科学精神,引导青少年从诗词中汲取科学智慧。”
“这次比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我阅读了许多经典的古诗词,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也提升了我的文学和科学素养。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词,感受诗词的独特魅力。”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学生刘子矜说。
此次团体决赛在科普中国、苏科直播、荔枝教育等平台同时进行直播,三个平台总点播量逾25万人次。
据了解,江苏省“诗词里的科学”网络挑战赛是国内首个将国学与科学相结合的竞赛,活动承办单位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组织专家团队对古诗词进行了深入梳理与研究,并开发了1000多道赛题。活动自2020年开始已连续成功举办了5届,每年覆盖全省近1200余所学校,累计注册答题人数75.47万人。活动期间,组委会还向多所中小学赠送《诗词里的科学》图书及系列挂图合计逾千套。活动为青少年的科学梦想插上了翅膀,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教育工作的深化与创新。(作者:省科学传播中心 责任编辑:张译丹)